我院天然產物開發利用紹興市重點創新團隊與上海辰山植物園順利完成喜馬拉雅—橫斷山植物資源聯合科考
時間: 2021-08-27 來源: 浙江理工大學紹興生物醫藥研究院為進一步深入開展藥用植物資源的保護開發和利用,加強長三角地區科研合作,在暑假期間8月1日-20日,我院梁宗鎖教授帶領的天然產物開發利用紹興市重點創新團隊與上海辰山植物園陳曉亞院士團隊,順利完成了喜馬拉雅—橫斷山植物資源聯合科考。
此次科考主要以丹參藥用植物資源的同科植物唇形科調查和收集為目標,經過2個月的精心調研和準備,于8月1日昆明出發,經四川木里、云南香格里拉、貢山,到西藏察隅,最后回到昆明,總計5000余公里的路程,針對25個地點90余個物種進行深入調查和采樣。
20天的科考行程,許多是人跡罕至的區域,每天平均在10-14小時山路,經歷高山、峽谷、流石灘、草甸、牧場、原始森林等各種類型的植被地貌。最高海拔4760米,最長需要連續登山時間14小時,最晚晚上11點下山。翻越90度懸崖,淋過冰涼的瀑布,穿過茂密的叢林;懸崖上攀附而過,峭壁上匍匐前行;以溪水為飲,風餐露宿。每次登山都是一種考驗,每步前行都是一種挑戰,但每次發現都是一種勝利和喜悅,沖淡了所有的疲勞與驚險。
盡管由于疫情的影響,計劃的行程縮減了三分之一,但本次川、滇、藏區考察工作的成果依然豐碩。共收集標本150份、活體595株、種子4份、DNA樣本170份、植化材料135份以及其他148份相關樣品。同時科考隊員對喜馬拉雅—橫斷山核心區域的生物多樣性、生態系統的穩定性、人為活動干擾的影響,甚至邊疆少數民族傳統文化如何與經濟協調發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時也感受到科學無邊界,以及地方行政管理與科學考察相向而行的重要性。
本次考察是連續三年的川、滇、藏考察的第二次,不僅有大量的科學數據獲得,更重要的是磨煉了意志,明確了研究的目標,克服了種種困難,填補了本科植物許多空白點,為全面系統研究大宗藥用植物提供了重要的第一手科研資料。與中國科學院上海辰山植物園聯合建立的唇形科植物資源圃,是目前世界上最為齊全的資源圃,以此為平臺開展了我院與中國科學院、英國皇家科學院等多國的聯合研究。
我院天然產物開發利用創新團隊已經與陳曉亞院士團隊和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Cathie Martin院士團隊,通過研究生聯合培養、科研人員互訪、關鍵技術聯合攻關和聯合科考等方式,在丹參、黃芩次生代謝調控,鼠尾草屬、黃芩屬資源收集與評價方面開展了長期、系統、深入的合作。
2021年8月11日,上海市委書記李強視察上海辰山植物園,對我院與上海辰山植物園的科研合作高度認可并給與肯定,李強書記指出要加強上海與浙江省的科研合作,探索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科研合作新模式。本次科考由上海辰山植物園魏宇昆博士帶隊,我院楊東風教授參與,是雙方第二次對喜馬拉雅—橫斷山地區進行聯合科考。(楊東風供稿)